中国古代对雨水的观测十分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从甲骨卜
中国古代对雨水的观测十分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从甲骨卜辞中,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雨已经有“大雨”、“猛雨”、“疾雨”、“足雨”、“多雨”、“毛毛雨”之分,而且还注意到了雨的来向。
据考古学家考证,中国自秦朝开始,就已经有“报雨泽”的制度。年月,科学家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发掘的号秦墓中,发现了《秦律十八种》的竹简,其中,《田律》中记载道,凡下及时的而且有利于庄稼生长的雨,在下完雨后要立即向政府用书信报告受到雨灌溉的田亩数。如果是庄稼生长后下的雨,应该向政府报告雨量有多少和受益的田亩数。如果发生了旱灾、洪水、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必须立即向政府报告受灾的田亩数。这些报告,就近的县可以要走得快的人传送,如果距离比较远,则要用各县之间的驿站传送,而且每年必须在月底以前送到。在东汉时期,政府也曾要求所辖各郡国要把每年立春到立秋的整个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当地降雨量的多少迅速汇报给中央。
东汉以后,历代政府对农业和各地的降水量都很关心。在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术九章》一书中,就有道有关降水的数学题。秦九韶在书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农业生产的丰收好坏,与每年的雨雪很有关系。主管农业的政府官员如果想知道雨雪的降水量,就必须用一种容器计算。但如果容器的形状、容积不同,计算出来的降水量就会大不相同。那么怎样才能客观地从容器的降水量计算出当地有代表性的降水量呢?出这道数学题,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这道题的最后所问,都是问合平地的降水量多少。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了只有把降水量换算为平地上的量,才是有代表性的量。从这几道算题可以看出,当时中国还没有统一标准的容器。这是因为当时各地是用“天池”作为容器,而“天池”本身的作用则是为防止森林火灾用来积存雨水的,所以没有一定的标准。中国真正统一的容器的发明大概出现在明朝时期。考古学家曾在朝鲜发现了一个中国古代的黄铜雨量器,并且标有标尺。据考证,这个容器是中国于公元年制造的。考古学家研究,这并不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统一的容器。
明朝以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测雨量,要求各州县的官吏都必须按月向朝廷报告雨水情况。这种制度直到清朝后期,仍保持着。在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内保存着许多明清时代大量的各地上报降雨量的奏折。
雪花形状
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欧洲宣布雪花是六角形的人。年冬天,开普勒写了一篇题为《把六角形的雪花作为新年礼物》的观察报告。这是他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雪花的结果。
但令世界上研究科学的人都惊叹不已的是:据考古学家从挖掘出的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知道了雪花是六角形的。在公元前年的<韩诗外传》中,有“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的记载。这说明,当时雪花是六角形的科学常识已经被中国民间普遍认识了。可见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许多自然现象早已作出了正确的结论。
在《韩诗外传》以后,中国有关雪花是六角形的记载越来越多,而且具有文学色彩。譬如在公元世纪初,大文学家萧统在一首诗中写道:“彤云垂四面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世纪时,宋代的朱熹在《朱子语类》一书中说:“雪花所以必六出者,盖只是霰下被猛风拍开于地,故成六出……六者阴数,太阳元精石,亦六棱,盖天地自然之数。”
此外,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认为六角形的雪花像蜂窝,因此可以组成连续完美的宇宙。雪是由水变成的,水是宇宙阴阳中阴的形态,就像“六”字,因此人们推断出雪花是六角形的。明朝时期,唐锦在《梦余录》中写道:“草木之花皆五出,而雪花独六出。先儒谓地六为水之成数,雪者水结为花,故六出。然至春,则雪皆五出。”虽然唐锦对雪花是六角形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但他对春天时的雪花是五角形的认识却是不对的。到了明朝时期,另一位文学家谢在杭对唐锦的“春天的雪花是五角形”的说法提出了反对。大约到了公元年,他在所撰的一部著作中写道:“然余每冬春之交,取雪花视之,皆六出。”意思是说:“每年冬春之交的时候,雪花的样子都是六角形的。”他很可能是靠当时的放大镜来观察雪花的。
- 其代指以上行为余食赘(zhuì)行剩饭赘瘤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图]
- 十二月北宫文子辅佐卫襄公前往楚国是为了履行在宋国订立的盟约路[图]
- 慈圣光献皇后薨上悲慕甚有姜识自言神术可使死者复生上试其术数旬[图]
- 于是苏秦便以燕乌集阙般的说辞在华丽的宫殿中拜见并劝说赵王他侃[图]
- 至德最高的道德,甘瞑酣睡以上化自《庄子·列御寇》,溷无涯的样[图]
-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秦王提出以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实际上是想[图]
- 刘子名卷即刘文公见 . . 注宋公宋景公蔡侯蔡昭公陈子陈[图]
- 由于十六国时期北方曾发生几次大动乱因而有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图]
- .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 遂王天下[图]
- 末二句写牛女情事可与秦观《鹊桥仙》的“金风玉露”之句并称;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