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子瑕人名春秋时卫灵公的宠臣卫君指卫灵公见 . 注 罪惩处
弥子瑕:人名,春秋时卫灵公的宠臣。卫君:指卫灵公,见10.4注。2罪:惩处,施刑。刖(yuè):砍去脚的刑罚。3间(jiàn):隐秘,秘密。4矫:假托(命令),擅自。5味:美味的食物。
从前弥子瑕受到卫灵公的宠爱。那时卫国的法律规定:偷着驾驭君主车子的人处以砍去脚的刑罚。恰巧弥子瑕的母亲生了病,有人在夜间秘密地去告诉弥子瑕,弥子瑕便假托君主的命令驾驭着君主的车子出去了。卫灵公听说后认为他有德行,说:“真孝顺啊!因为母亲的缘故,忘记了自己要被处以砍去脚的刑罚。”又有一天,弥子瑕和卫灵公在果园里游玩,吃到一只桃子觉得很甜,就不吃完,拿这吃剩下来的半只桃子给卫灵公吃。卫灵公说:“真爱我啊!留下自己嘴边的美味食物来给我吃。”等到弥子瑕脸色衰老宠爱减退时,得罪了卫灵公,卫灵公说:“这个人本来就曾假托我的命令用了我的车子,又曾经拿他吃剩下来的桃子给我吃。”弥子瑕在当初的行为并没有改变,但在从前被看作是有德行的事情而到后来却招致了罪名,这是因为君主对弥子瑕的爱憎态度有了改变的缘故啊。所以臣子如果受到君主的宠爱,那么他的智谋就会被认为很适当而更加被亲近;如果受到君主的憎恶,那么他的智谋就会变得不适当,并被认为有罪过而更加被疏远。所以向君主提批评意见和议论是非的人,不可以不审察君主对自己的爱憎,然后再进行游说。
12.8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2;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3,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4。
虫:古代对动物的泛称。2狎:戏弄。3婴通:“撄”,触犯,碰。4几:接近,差不多。
龙作为一种动物,在它和顺驯服的时候可以随便戏弄而骑着玩;但它的喉部下面有倒长的鳞片长一尺左右,如果有人触犯了这鳞片,那么龙就一定会把人杀死。君主也有倒长的鳞片,游说的人如果能不触犯君主那倒长的鳞片,也就差不多算是善于游说的了。
和氏第十三
(第十三篇和氏之璧)
13.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2。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3,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4。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5,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社日节是祭祀社神的日子关于社神的由来《礼记·祭法》载“共工氏[图]
- 行不著、习不察语见“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图]
- 六月初七唐殇帝即位殇帝当时只有十六岁唐殇帝尊称韦后为皇太后册[图]
- 传黄败柳枯黄凋残的柳叶飘飞传黄即转黄【评析】,这首曲子写秋景[图]
- 后来项羽也带兵西进按照当时的军事实力刘邦 万兵力项羽 万[图]
- .,侜张 诳也 侜(zhōu)张同“诪张”[图]
-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再往东南三[图]
- 青丘国在天吴的北面这里的人吃五谷穿丝帛青丘国出产一种狐狸长着[图]
- 此诗是杜甫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作于天宝十一年(公元 也年)它[图]
- 犛(lí)牛爱尾出自《法华经·方便品》人们不舍自己的欲望正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