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恩施KTV招聘网 > 恩施热点资讯 > 恩施励志/美文 >  本节中之推指出了做学问和写文章的差别

本节中之推指出了做学问和写文章的差别

2022-08-17 16:17:10 发布 浏览 947 次

本节中,之推指出了做学问和写文章的差别:

做学问,只要能够坚持不懈,最终也是可以取得成就的。写文章则要求有天赋,没有天赋,再怎么努力也是没有用的。

可是,世间总有一些人没有自知之明,附庸风雅,自以为是,自认为文章了不得,四处散播,以博取虚名。之推对这样的人深感不齿。

读了这段文字,我们首先应当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作文的天赋?如果没有,就不要勉强自己去舞文弄墨,作诗写赋,以免贻笑大方。

9.3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①;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②乎!

学习写文章,先找亲友们请教,得到他们的点评、裁决,知道文章是可行的,然后才能够脱稿;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而遭到他人的耻笑。自古以来,拿起笔来写文章的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然而,能够称得上宏伟华丽的精品,也只不过几十篇罢了。只要文章不违背体例要求,文意值得欣赏,就可以称得上是才学之人了;要让自己的文章惊世骇俗,名冠天下,也就要等到黄河水变清的那一天了。 出手:指文章写成脱稿。 俟河之清:等待黄河水由浊变清,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根据之推的指导,写文章时应当注意以下三点:写好的文章不要急于出手,而是先请亲友进行点评、裁决,觉得可行,然后再出手。写文章千万不要师心自用,自以为是。文章是为了有益于世,而不是为了博取声名。所以,只要符合体例、言之有物也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动不动便要写出一篇举世震惊的宏文。

9.4不屈二姓,夷、齐①之节也;何事非君,伊、箕②之义也。自春秋已来,家有奔亡,国有吞灭,君臣固无常分矣;然而君子之交绝无恶声,一旦屈膝而事人,岂以存亡而改虑?陈孔璋居袁裁书,则呼操为豺狼;在魏制檄③,则目绍为蛇虺。在时君所命,不得自专,然亦文人之巨患也,当务从容消息之。

不屈身于两个王朝,这是伯夷、叔齐的气节;任何君王都可以侍奉,这是伊尹、箕子的道义。自春秋时期以来,家族有奔走流亡的,国家有遭遇吞并而灭亡的,君臣之间固然没有永恒不变的名分;然而,君子之间即使是断绝交情也不会以恶言相加,一旦屈膝侍奉他人,又怎么可以因为得失存亡而改变立场呢?陈琳在袁绍手下时,撰写文章,称曹操为豺狼;在曹魏做官时,撰写檄文,又把袁绍视作为毒蛇。虽然在当时必须要听从君主的命令,而不能够自己做主,但这也是文人的一个大毛病,撰文时务必要从容斟酌一番啊。 夷、齐:即伯夷、叔齐。二人曾劝阻武王伐纣,周朝建立之后,二人耻食周粟,后饿死在首阳山。 伊、箕:即伊尹、箕子。伊尹,一代名相,他曾说:“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评价他为“治亦进,乱亦进”(《孟子·公孙丑上》)。箕子,商纣王的叔父。纣王暴虐,箕子劝诫不听,就披发佯狂,为纣所囚。商亡后,箕子归周。 制檄:撰写檄文。

文人的毛病,往往在于非此即彼,正因如此,陈琳才会干出那样的事来。之推指出“家有奔亡,国有吞灭”的事实,说明君臣之分是常常难以永久的。然而,纵然不能像伯夷、叔齐一般,为旧主殉节,却也不可以对旧主肆意诋毁。一旦如此,那也就成了两面三刀的小人了。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