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恩施KTV招聘网 > 恩施热点资讯 > 恩施学习/知识 >  六月初七唐殇帝即位殇帝当时只有十六岁唐殇帝尊称韦后为皇太后册

六月初七唐殇帝即位殇帝当时只有十六岁唐殇帝尊称韦后为皇太后册

2022-12-08 02:27:19 发布 浏览 712 次

六月初七,唐殇帝即位,殇帝当时只有十六岁。唐殇帝尊称韦后为皇太后,册封陆妃为皇后。

六月十二日,韦后命令纪处讷持符节巡察安抚关内道、岑羲巡察安抚河南道、张嘉福巡察安抚河北道。

宗楚客与太常卿武廷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以及众多韦家亲属共同劝说韦后遵从武则天称帝的先例。当时,朝廷的南北禁卫军以及重要的尚书省各司,全都由韦氏子弟一手掌控,他们聚集党羽,在朝廷内外相互勾结。宗楚客又秘密上疏韦后,引用预言来劝说韦后应当取代大唐即位称帝。宗楚客本想再对唐殇帝进行谋害,但是又深恐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不会答应,便暗中与韦温、安乐公主密谋想将他们除掉。

相王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先前被罢免了潞州别驾的官职,此时他在京城暗中聚集那些骁勇贤良之才,图谋复兴大唐江山。起初,唐太宗在官户和蕃口中挑选骁勇善战的人才,穿上绘有虎皮花纹的衣服,使用刻有豹皮花纹的马鞍,跟随唐太宗一同外出巡游狩猎,因此被称为百骑。武则天当政的时候,这些人逐渐增加到千骑,隶属左右羽林军统领。唐中宗时又把这支部队称为万骑,并设置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李隆基与万骑的每一位豪杰之士都结为深交。

兵部侍郎崔日用向来依附于韦氏和武氏集团,与宗楚客的关系十分要好,他得知宗楚客的阴谋后,生怕祸及自身,随即派遣宝昌寺僧人普润秘密去向李隆基禀告,并劝李隆基火速起兵。李隆基便与太平公主及其子卫尉卿薛崇暕、西京苑总监赣县人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前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等人密谋先发制人,诛灭韦氏团伙。韦播、高嵩二人多次鞭笞万骑兵,企图借以树立自己的威信,结果却引起了万骑兵对他们的极大怨恨。果毅葛福顺、陈玄礼见到李隆基后,便向他诉说了万骑兵的不满。李隆基暗示他们诛灭韦氏团伙,两人听后,欢呼雀跃,极力表示愿意以死报效。万骑果毅李仙凫也参与了这件事情的谋划。有人对李隆基说,这件事情应当让他的父亲相王李旦知道,李隆基回答道:“此举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事情成功后的福分归之于相王,一旦失败我们将以身殉国,所以还是不要牵连相王了。假如如今告诉他,他允许我们这样做,那么就算是他也参与了这件危险事情的谋划;假如他不同意,那将会坏了我们的大事。”因此李隆基并没有将这次谋划告诉父亲。

庚子,晡时,隆基微服与幽求等入苑中,会钟绍京廨舍;绍京悔,欲拒之,其妻许氏曰:“忘身徇国,神必助之。且同谋素定,今虽不行,庸得免乎!”绍京乃趋出拜谒,隆基执其手与坐。时羽林将士皆屯玄武门,逮夜,葛福顺、李仙凫皆至隆基所,请号而行。向二鼓,天星散落如雪,刘幽求曰:“天意如此,时不可失!”福顺拔剑直入羽林营,斩韦璿、韦播、高嵩以徇,曰:“韦后耽鸩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马鞭以上皆斩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怀两端助逆党者,罪及三族。”羽林之士皆欣然听命。乃送璿等首于隆基,隆基取火视之,遂与幽求等出苑南门,绍京帅丁匠二百余人,执斧锯以从。使福顺将左万骑攻玄德门,仙凫将右万骑攻白兽门,约会于凌烟阁前,即大噪,福顺等共杀守门将,斩关而入。隆基勒兵玄武门外,三鼓,闻噪声,帅总监及羽林兵而入,诸卫兵在太极殿宿卫梓宫者,闻噪韦,皆被甲应之。韦后惶惑走入飞骑营,有飞骑斩其首献于隆基。安乐公主方照镜画眉,军士斩之。斩武延秀于肃章门外,斩内将军贺娄氏于太极殿西。

六月二十日,黄昏时分,李隆基身穿便装与刘幽求等人进入禁苑之中,到钟绍京的居所会合,钟绍京此时已经略微感到后悔,打算将李隆基等人拒之门外,他的妻子许氏对他说:“为了江山社稷而不惜以身殉国,天神肯定会帮助这样的人。况且你一直都参与谋划这件事,即使现在不参加,到时照样逃脱不了!”钟绍京听了许氏的这番话,赶紧出来拜迎李隆基等人,李隆基握着他的手一起坐了下来。此时羽林军将士都屯集在玄武门,天黑以后,葛福顺、李仙凫相继到了李隆基的住所,请求起事信号以便行事。将近二更天时,天空中的流星像雪花一样散落着,刘幽求说:“天意如此,机不可失!”葛福顺随即拔出利剑,直冲向羽林军军营,将韦璿、韦播、高嵩三人斩杀,并高声叫道:“韦后毒杀了先帝,阴谋危害江山社稷,如今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诛灭韦氏团伙,凡是高过马鞭以上的人一律处死;拥立相王为天子,使天下从此得以安定。如果有人胆敢心怀异端,图谋不轨,助纣为虐,立即诛灭三族!”羽林军将士因此全都欣然听命。于是,葛福顺把韦璿等的头颅拿给李隆基看,李隆基让人取来火把来看了之后,随即与刘幽求等人一同走出禁苑南门,钟绍京统率二百多名工匠,手持斧头锯子紧随其后。李隆基让葛福顺带领左万骑攻向玄德门,派李仙凫带领右万骑向白兽门进攻,约好在凌烟阁前会合后,就立即大声喧闹。葛福顺等人分头将守门将士杀死,过关斩将进入宫中。李隆基则领兵守在玄武门外,等到三更时,听到宫中的鼓噪声,便率领总监和羽林兵进入宫中,在太极殿守卫灵柩的南牙卫兵们听到鼓噪声后,全都披挂上马响应李隆基。韦后听到鼓噪声后,方知外边发生了变故,急急忙忙地逃入飞骑营中,有一个飞骑兵趁机杀掉了韦后,并将她的头颅割下来献给李隆基。安乐公主当时正对照着镜子画眉,被前来的军士斩杀。除此之外,武延秀也被斩杀于肃章门外,内将军贺娄氏也在太极殿西面被斩杀。

唐中宗李显是个平庸之辈,毫无政治头脑,把所有的大权都交到皇后韦氏的手中,听任她的摆布。她的女儿安乐公主一心想要做第二个女皇帝,却没有武则天的手段和见识,母女两个就合谋毒死了唐中宗李显。夫妻反目,女儿杀害父亲,都是为了皇帝的宝座,这真是一场惨不忍睹的宫廷悲剧。但是韦氏母女万万没有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隆基带兵冲进宫里,把她们都杀了,夺取了皇位。

(唐玄宗开元二年)黄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崇意轻之,请知古摄者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遣吏部尚书宋璟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崇二子分司东都,恃其父有德于知古,颇招权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佗日,上从容问崇:“卿子才性何如?今何官也?”崇揣知上意,对曰:“臣有三子,两在东都,为人多欲而不谨,是必以事干魏知古,臣未及问之耳。”上始以崇必为其子隐,及闻崇奏,喜问:“卿安从知之?”对曰:“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为知古必德臣,容其为非,故敢干之耳。”上于是以崇为无私,而薄知古负崇,欲斥之。崇固请曰:“臣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累圣政矣。”上久乃许之。辛亥,知古罢为工部尚书。

三年,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所摄:兼任,代理。

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者4年),黄门监魏知古本是小吏出身,因为姚崇的引荐,才得以与姚崇同朝为相。姚崇在内心里对他有点轻视,所以只让他代理吏部尚书的职务,并负责主持东都洛阳的官吏铨选一事,另外派吏部尚书宋璟在门下省负责审定吏部、兵部注拟的六品以下的职事官。魏知古因此对姚崇有些不满。姚崇的两个儿子在东都洛阳的中央行署任职,倚仗着其父曾经对魏知古有恩,所以大肆揽权,为他人暗中向魏知古求官;魏知古回到长安以后,便把这些事悉数禀告给了唐玄宗。有一天,唐玄宗不露声色地问姚崇道:“你的儿子才干品性如何?如今在担任什么官职啊?”姚崇揣摸到了皇上的意图,忙回答道:“臣有三个儿子,有两个在东都任职,他们生性欲望很强,做事也很不检点。现在他们肯定是暗地里托魏知古办事,只不过臣还没有来得及征询他们而已。”唐玄宗原本以为姚崇必定会为他的儿子隐瞒,等到听了他的这番回答之后,高兴地问道:“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件事的?”姚崇回答道:“魏知古当初地位卑微时,我曾经在多方给予他关照。我的儿子都是愚鲁之人,认为魏知古肯定会因此而对我感恩戴德,进而会容忍他们胡作非为,所以才胆敢向他请求。”唐玄宗因此而认为姚崇忠贞无私,而轻视魏知古的忘恩负义,打算罢黜他的职务。姚崇坚持为他向唐玄宗求情道:“这件事都是因为臣的两个儿子的罪过,扰乱了陛下的法度,陛下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臣已经感到十分荣幸了。假如因为臣的缘故而罢免了魏知古,那么天下的百姓必定会认为是陛下在偏袒臣,这样圣朝的声誉也会跟着受到牵累。”唐玄宗沉思了好长时间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五月二十五日,魏知古被罢免了宰相一职,而改任工部尚书。

开元三年(公元7者5年),姚崇曾经为儿子办丧事而请了十几天的假,因此要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做出决断,感到惶恐不安,便入朝向唐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所有事情都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你安坐从而镇抚雅士俗人罢了。”等到姚崇假满重返朝廷后,仅仅用了一会儿的工夫便将许久以来未决的事情全都处理完毕,他不禁脸上颇有些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瀚说道:“我做宰相,可以和历史上哪些宰相相比呢?”齐瀚没有作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怎么样呢?”齐瀚回答道:“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尽管未能在后世流传,但最起码也还能终身得到实施。而您所制定的法度则可以随时更改,好像不如他们。”姚崇又问道:“然而我究竟是怎么样的宰相呢?”齐瀚回答道:“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大喜过望,将手中的笔随手往桌案上一扔,说道:“救时的宰相,却也是不容易求得的啊!”卢怀慎与姚崇同时出任宰相,自认为才能比不过姚崇,所以每逢遇到一件事,都会推给姚崇来处理,因此在当时被人们称为“伴食宰相”。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